全面“轻车” 聚力“壮马” 依法“畅路”

黄瑞波 杨晓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着力开展基层治理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统筹资源力量,聚焦全面“轻车”、聚力“壮马”、依法“畅路”三个关键,推动精准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

“为车减负” 精简任务事项

聚焦村(社区)组织行政事务多、机制牌子多、不合理证明事项多等问题,联合多部门单位横向协同、上下联动开展专项整治。

全面排查整治。开展全区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立工作专班,组建综合协调、政策指导、督导调研3个工作组,统筹领导和推进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听取基层意见建议,组织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召开5次座谈会、专班工作推进会,排查梳理出6类13项具体问题,逐项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制定整改措施,印发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有力有序推动问题高质高效解决。

精简机制牌子。完善基层减负增效机制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及社区综合考核评比和印章使用范围的工作方案》,开展村(社区)“牌子多”问题集中规范整治。按照村(社区)服务场所“7+2”挂牌标准,联合纪委、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常态化实地督查,现场摘除牌子650余块,引导村(社区)以悬挂电子展示屏或集中索引图代替各类门牌,对于不能当场整改的,建立问题台账,持续跟踪问效。

规范证明事项。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证明事项,明确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20项;联合民政、司法、农业农村等9部门出台《需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的部分证明材料事项办事指南》,对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审批、病残儿医学鉴定等8项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细化实化出具证明的具体式样、办理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完善基层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杜绝“打卡”考核、“面子”考核,显著减轻基层干部工作量,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

“为马赋能” 推动要素下沉

聚焦乡镇(街道)权责失衡、服务力量不强、干事劲头不足等问题,实施基层赋权扩能行动,推动资源要素向基层一线倾斜。

推动编制资源下沉。推进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减上补下”等方式,共为8个乡镇(街道)下沉93名事业编制,为基层及时补充工作力量。印发乡镇(街道)“三定”规定,要求各乡镇(街道)参照《岚山区乡镇街道人员岗位管理办法(试行)》,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将区级派驻执法机构人员一并纳入乡镇(街道)岗位管理,推动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标准配足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社区工作者递进式成长机制,推动21名社区专职工作者担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全面落实“3岗18级”薪酬体系,有效激发基层工作人员内生动力。组织开展基层治理专题集中培训,将基层公务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全部纳入各类培训班次,现场教学、情景模拟、实地调研等课程比例大幅提升。通过举办“和谐使者”大讲堂、社区党组织书记轮值讲堂、擂台比武等活动,示范带动基层工作队伍能力素质提升。

注重数字赋能治理。加快推动基层治理智慧平台建设。建设有线电视智慧实践平台,实现与8处文明实践所、427处文明实践站、374处养老服务中心视频连线全覆盖,将党的政策、农业知识、移风易俗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送到群众身边。创新开发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对网格内常住人口、租户、特殊人群等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和动态管理。依托智慧系统,设置智慧党建、智慧物业、智慧网格等8大模块,同步上线“智慧物业”微信小程序,通过“后台”督导跟单,实现“资源共享、问题共议、活动共办、服务共抓”一体化,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车马协同” 依法高效履职

聚焦基层对自身权责认识不清,谁安排给谁干、安排什么干什么,导致自身职责履职不到位问题,推动乡镇(街道)依法履职、依单尽责。

理顺区镇两级权责关系。动态调整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印发《关于第四批优化调整“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的通知》,调整职责事项12项、删除2项。制定《镇街行政执法协调配合联动机制》,根据乡镇(街道)实际需求、承接能力等因素,将部分区级行政执法权差异化赋予乡镇(街道)行使,明确基层行政执法具体程序、环节及责任主体,推动乡镇(街道)与职能部门对接协作高效顺畅。

统一执法监督管理权限。针对同一监管对象涉及多项监管事项,对口多个监管部门,造成多头检查、反复上门增加监管对象负担问题,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要求区级行政执法、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场监管4支执法大队,按照“一队一策”方式,将90%以上的执法力量下沉,赋予乡镇(街道)统一协调指挥权,编制联合执法监管清单,梳理各监管对象监管事项,实现执法队伍一次上门、全面检查,杜绝交叉执法、“乱执法”等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