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委紧扣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坚持政治引领、关爱凝聚,围绕建组织、强服务、促融合,把新就业群体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治理的“新”力量。
抓排查建组织 推动红色覆盖
抓细摸底排查。对全区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建立基本信息台账。推行胜阳港街道“蜂巢计划”,引导新就业人员报位置、亮身份。2024年以来,摸排新兴领域行业群体630人,其中,网约配送员356人,快递员153人,网约车司机121人。
抓实“两个覆盖”。加强行业和属地联动,推进新就业群体党组织集中组建攻坚行动,抓实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在黄石美团泰便利武汉路分店建立实体型党支部,武汉优速在线建立功能型党支部,通过“两个覆盖”引导党员在网约配送员行业发挥作用。持续用好暖“新”驿站等服务阵地,引导新就业群体利用晨会、平单期等时间,开展微课堂、微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将近千名分散在商圈楼宇市场中的新就业群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重点在楼宇商圈加强新就业群体领域党建工作,在万达商圈总结“红塔”联盟党建工作模式,拓展延伸网约配送员服务功能;在摩尔城商圈依托湖滨路社区建立商圈党建服务站,开展商户党员“点亮工程”,服务新就业群体;谋划华新商圈“暖心驿站”,关注主播群体和流量经济,以文商融合打造文创街区。
抓好党员发展。选派优秀党务工作者在新兴领域担任党建指导员,胜阳港街道选派党建指导员35人,深入辖区新就业群体党组织指导组织生活,引导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通过灵活的方式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的指示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摩尔城商圈两年内有8名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建阵地强服务 做实暖新聚力
建好服务阵地。按照“选址精准、布局合理、方便就近、功能完善”原则,以新兴领域群体需求为导向,依托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红石榴驿站”等,整合工会驿站、零工驿站、物业管理用房、楼宇商圈公共区域等空间,搭建一批集学习议事、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驿站88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读书看报、应急充电等服务。
提供暖心服务。通过设置意见收集箱、建立微信交流群,收集新就业群体对社区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精准掌握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需求。整合资源为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232个小区为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全面实现“绿色通行”,社区“幸福食堂”为他们办理“红卡”享受优惠,“新世纪”等25家直营店休息区对他们开放,卡乐卡等14家奶茶店为网约配送员设置专门取餐台,摩尔城商圈和步行街开辟网约配送员停车专用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暖新驿站等开设“爱心暑托班”,为新就业群体家庭提供儿童照看、作业辅导、读书绘画等服务,有效解决孩子看护难问题,解决新就业群体后顾之忧。
化解堵点难题。针对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工作中反馈的难题及时介入解决,整理销号50余个。开展网约配送员、快递员“进门难”走访调研活动,区、街道、社区及时跟进,与物业沟通协调,邀请外卖网点负责人、物业服务企业参加座谈,签订网约配送员、快递员进小区文明公约和安全管理协议。针对居民小区制作手绘地图,优化取物送餐路线,设置外卖专用摆渡车,方便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大件货物配送,把服务做到新就业群体的心坎上。
促融合强激励 激发治理活力
发挥优势强治理。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和方式,充分发挥新兴领域从业人员“走遍大街小巷、服务千家万户”的优势,为12名网约配送员颁发“流动网格员”聘书,引导他们当好违法线索“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应急处突“战斗员”,推动行业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交通事故现场充当“临时交警”的网约配送员司照天、帮助突发疾病路人的“巾帼女骑”郭菊花、上门慰问独居老人的“万顺叫车”网约车司机彭浩等一批身边的榜样不断涌现,成为群众信赖的“社区侠”。
强化激励促贡献。积极在新兴领域推广积分兑换制度,将新兴领域群体纳入社区志愿力量。海观山社区与“小巷骑士”志愿服务队签订共建协议,选聘网约配送员、快递员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引导其开展环境卫生“随手拍”、群众困难“随手帮”、治安隐患“随手报”,通过报送平安稳定、环境卫生等问题线索给予对应积分奖励,定期为新就业群体兑换生活用品及物资,用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引导新兴领域群体履行社会责任。
推选先进树典型。发挥先进典型“头雁效应”,实现新兴领域“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开展新兴领域群体“五星商铺”“好人好事”等评比宣传活动,用身边好人、身边好事示范引领带动整个领域向善向好,涌现出“美团年度榜样骑手”杨建、帮扶独居老人的“网约车司机”彭浩等先进人物,以“红色力量”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焕发生机活力。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