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宜之家” 服务暖民心

“叔叔阿姨,咱们小区新建了一个‘宜之家’服务站,今天有义诊、免费理发等服务,你们以后可以和邻居们一起过来参加活动。如果有想要进行政策咨询或需要帮忙跑腿到社区代办的,都可以过来找我们。”网格员陈倩对居民热情地介绍着。近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宜城街道宜和社区瑞丹花苑“宜之家”建成运行,网格员庄宸园和陈倩联系了辖区内的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宜通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的志愿者,举办了一场 “五心”(红心、联心、舒心、暖心、聚心)便民服务活动,为居民提供免费测量血糖血压、理发、健康咨询等服务。

宜城街道坚持“聚焦城市,聚力民生”工作导向,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宜之家”建设,努力打造“治理+服务”的城市治理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建成16个“宜之家”服务站、54个网格工作室,用特色活动和服务引导党员、热心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助力社区发展,进一步打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改善基层治理“微循环”。

完善“便民服务圈” 服务群众零距离

自推行建设“15分钟医保服务圈”以来,宜城街道驸马庄社区万潮永裕小区的“宜之家”服务站积极助推医保公共服务建设,将医保服务延伸至居民身边,为居民提供医保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线上申报、家庭共济账户绑定(解绑)等6大医保公共服务,延伸“小窗口”,做实“大服务”,成为群众身边的“移动医保服务大厅”。

宜城街道在全市率先打造“一网通办、两级联办”政务服务样板,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多样的受理审批渠道,服务改进“一小步”,便民利民“一大步”。宜城街道“宜之家”服务站的面积不大,却集聚了业务办理、政策咨询等帮办代办各类便民服务事项11项,及时解决了群众的所需所盼。2024年以来,累计完成帮办代办事项12804件。

拓展“睦邻文化圈” 串起和谐邻里情

“我们家的家风是‘和为贵、心真诚、善待所有人’,家风家训润无声,‘小家’和睦,‘大家’和谐。把自己的小家庭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大家有劲往一处使,有事情一起帮忙干,邻里关系自然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在湖畔社区欢喜家小区“宜之家”服务站开展的“书香飘万家 传承好家风”主题活动中,居民李阿姨分享了自己家的家风家训。接着,其他居民也纷纷“晒”出自己家的家训。虽然每家的家训内容不尽相同,但蕴含的道理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引领家庭成员向上向善,促进整个社会向美向好。

宜城街道的“宜之家”服务站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体育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增进邻里之间、居民与商户之间的感情,打造睦邻文化理念,让“宜之家”服务站成为资源“洼地”和服务“高地”,形成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

打造“和谐生活圈” 调解议事助团结

位于宜城街道崇文社区第八网格的金谷家园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少,居民经常为争抢充电位而发生争执。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宜之家”服务站“七点议事会”积极发挥作用,网格员牵头召集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以及供电、充电桩安装公司等多次进行沟通,充分讨论充电桩选址及建设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启用小区荒废多年的公共停车场,合理规划并增设专门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区域,配备足够数量的充电设备,并更新消防喷淋系统。同时,“七点议事会”还讨论制定详细的充电使用规则,加强电动自行车充电日常监督管理。“抢电”问题在源头得到解决,矛盾纠纷在前端得到化解,小区变得更加和谐安全。

金谷家园小区通过“宜之家”服务站“七点议事会”,商议解决居民诉求和矛盾纠纷50余件,细“治”入微打通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如今,宜城街道的居民反映问题渠道从“12345”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热线、来信来访、网上投诉等逐步向“有事找网格员”转变。2024年以来,通过网格员受理处置各类问题诉求6536件,同比增长28.7%。

建设“平安守护圈” “警网”融合同发力

“特别是叔叔阿姨这样的中老年群体,一旦遇到有人让你们‘下载软件APP’‘扫码添加陌生好友’‘快递小卡片’‘转账’这些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理性,千万不能被一些蝇头小利迷惑,要及时告知家里人或者直接报警求助。”在丹桂社区阳光西班牙小区的“宜之家”服务站,派出所民警李栋热情地向辖区群众发放反诈宣传单页,并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详细讲解电信诈骗、贷款诈骗、网络诈骗等案例,直观地向群众揭露诈骗分子的常见手段,以此来提醒辖区群众反诈防诈。如今,宜城街道每个网格内都配备了警务力量,实现了“网格+警格”联合作战、无缝对接。宜城街道还积极推动警网融合、警民联动,组建“反诈联盟”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宜城小哥”“崇文大妈”等平安志愿者的身影遍布街头巷尾,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在家门口设置“宜之家”服务站,就是将社区服务窗口前移,让居民不仅能就近办事、反映问题、开展活动,还能有地方聚在一起聊一聊、议一议身边的事,实现居民与网格服务的“零距离”接触,激发网格联动“新活力”,让居民的幸福在家门口汇聚。

(葛波 刘韵)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