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伦”党建的“茉莉芬芳” 

“一个人喝茶,和静;两个人喝茶,和气;一家人喝茶,和睦……”这是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伦集团)写在福州市仓山区总部墙上的一句话。

春伦者,一喻生机,二喻品德,道出茉莉花的独特精神品质。“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浓香压九秋。”素白淡雅的外在,不与纷争的内心,予人清香的品格,是春伦人对茉莉花的理解,也是春伦人涵养的气韵。春伦集团耕茶谋业、悟茶养德、匠茶育人、弘茶促和的精神追求里,蕴含着近20年的党建探索之路,是一条从茶产业到茶文化的独特信仰之路。

思想建设蕴含“窨花”文化

“窨”,就是把茉莉花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茉莉花茶之所以以“茉莉花”为名,并非以花为茶,而在于花香窨茶。在春伦集团,员工思想建设就如同“窨花”,寓教育于日常,润人心于无声。

“茉莉课堂”是春伦集团坚持多年的学习平台。按照春伦集团党委要求,每一名员工每月都要参与一次“茉莉课堂”。为了提高“茉莉课堂”员工的参与度,春伦集团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交流研讨,用多种方式引导员工学思想、增信仰。

窨制茉莉花茶,每一次的窨制都增进一分花香。传统的窨制需经九窨方成茶。员工的思想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在于徐徐图之、久久为功。因此,春伦集团专门建立政治生活中心,开设学习教室和图书室等功能区域,推动学习专题性更强、覆盖面更广,有效引导员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花香入茶,香浓而久远。春伦集团的思想建设注重先进,更注重长久,坚持以党建赋予每一个员工坚定的信仰,汇聚团结奋进的力量。

队伍建设遵循“提香”理念

“提”,是指茶叶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再进行一次提升和调整,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花香浓郁,在于反复提炼。在春伦集团,员工的培养成长就如同花香的提炼。

茶不经几提不香,人不经磨炼不长。春伦集团坚持搭建员工成长路径,以发展党员为关键抓手,实施“人才双向培养”计划,致力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在春伦集团,“茶匠”是对春伦人的称呼,更是对专业技术的认可。春伦集团坚持以“茶匠”理念推进人才培养,通过实施“师带徒”人才工程,培养优秀的党员“茶匠”。注重服务关爱员工,从员工的衣食住行和身边小事入手,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实实在在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

在多元机制的带动下,春伦集团党员人数已从原先不足10人发展到如今120多人。公司高层80%是党员,每个部门的核心骨干也是党员,他们成为春伦集团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

文化建设贯穿“享茶”价值

在春伦集团看来,制茶的意义在于时时与人分享它的好。

注重分享花香。春伦集团坚持以“香”为品质,树牢精品意识,强化品质管控,抓好产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用严谨理念构建茉莉花茶制茶标准体系,让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能够成就独特的产品品质,惠及消费者。

注重分享发展。春伦集团以茉莉花茶产业为链条,培育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先后在罗源县中房镇叠石村打造农村茶叶种植示范基地,推动茶叶标准化生产;联合永泰县春光村修建古榕道等观光景点,以茶产业激活茶农业、带动茶旅游,乡村振兴有了属于春伦集团的帮扶路径。

注重分享文化。春伦集团深耕蕴含在茉莉花茶中的文化内涵,精心打造都市观光农业游,创建茶文化创意园,建立茉莉花茶博物馆,把花园、茶园、独具特色的福州茉莉花茶生产工艺、茉莉花茶茶艺表演结合起来,并赋予茶行业时尚元素,让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更大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有温度、可消费的中国文化。

思想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春伦集团的党建实践里记录着传统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与振兴,更体现出春伦人对茉莉花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担当。以独特的茉莉花茶文化浸润的红色信仰,是新时代春伦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

(福建省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罗昕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