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和基层减负工作重要论述,以深入推进基层减负为契机,把好“三关”、多点发力,积极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以“减”促“加”,助力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调查研究下基层。呼伦贝尔市委社会工作部通过走访与驻点、蹲点调研、观察点调度、“四不两直”等方式,聚焦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准入、基层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滥挂牌”、社区工作者待遇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赋能增效明方向、定目标。建立定期调度和重点调度相结合机制,设立基层治理观察点,适时监测基层减负工作落实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
减负赋能强基层。严把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差异关、协助关、准入关。指导旗(市、区)结合城市、农区、牧区、林区等不同经济社会类型特点,指导“一村社一策”制定差异化嘎查村(社区)依法履职、依法协助工作事项明细;厘清党政群机构要求村级组织依法协助工作事务的制度依据、职责范围、运行流程和具体内容;建立健全嘎查村(社区)事务准入审核和动态调整机制,持续巩固基层减负成效。全市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权责进一步明晰,工作机制得到有效精简,标识标牌、功能室设置科学规范,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更加依规便民。同时,推动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和“五险一金”待遇,下拨区市两级社区建设资金323万元,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赋能。
巩固成果稳基层。统筹指导各旗(市、区)将基层减负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固化,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确保真减负、不反弹。让基层干部从会议多、文件多、报表多、考核多等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入社区、进网格、走住户,访民情、解难题、办实事,让基层减负成效切实体现到为民服务上来。海拉尔区暖“新”行动,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参与基层治理“新”力量。牙克石市暖泉街道持续深化巩固“1128”治理模式,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高效解决民需问题。鄂温克族自治旗强化党建引领,“五心”(聚民心、暖民心、顺民心、悦民心、惠民心)打造“亲民”社区党建品牌,增强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赉诺尔区数字化赋能,精减优化工作微信群,开发“诺必行”微信小程序,设置社区网格员、群众、包联干部3类账号,切实提升业务部门响应速度和基层干部为民办事效率。这些创新举措是基层减负中的经验总结,更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为基层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呼伦贝尔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巩固基层减负成效,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推动基层形成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