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为基层治理开“良方”

孔浩

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聚焦破解“网格化治理不够高效、治理体系不够集成、治理方式不够多元”3个问题,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集成化改革为契机,加快构建专业化网格治理、集成高效、“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三种“算法” 推动“网融格灵”

做好“加法”,建强网格队伍。将全镇科学划分为390个网格,按照定人员、定任务、定绩效原则,组建一支1400余人的专业化网格治理队伍。

做好“减法”,减轻网格负担。积极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合清理网格员群体低效工作群4个,清理拆除各类不规范牌子148块。

做好“乘法”,赋能网格治理。坚持人员力量下沉、服务资源下延。深化机关干部包村联户机制,2024年走访群众5200余户,征集道路维修、桥梁修缮等人民建议100余条。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新开办韩家庄、宋家庄、大河流3家便民服务站,可承接办理115项便民服务事项。新成立河北新村、里岔新村等6家新村社会工作服务站,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三个“端口” 打造治理阵地

里岔镇坚持“推开一扇门、办好万家事”的工作理念,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心,建立“1+4+N”组织架构,探索形成了民生诉求前端、中端、后端“三端”一体化闭环管理体系。

用好前端5个“探头”,全覆盖收集信息。建立上级交办警示、镇级接访首道关口、网络舆情预警、便民服务中心评议以及村干部主动“下潜”等5个探头,推动民生诉求收集立体化、全覆盖。

建立中端指挥中枢,全方位研判分析。建立常务值班组、轮值值班组以及网络舆情组等3个指挥小组,运用民生诉求联动处置、司法调解和“四色管理”等4项机制,从组织架构、力量构成、保障机制“三个维度”对收集到的诉求信息进行汇总、研判、协商。

突出后端高效处置,全链条跟踪问效。创新建立跟踪问效、关怀帮扶以及稳定稳控等3项机制,对群众诉求进行长效管理;常态化更新属事“热力图”、属地“分布图”“趋势图”以及“化解比例表”,直观展示群众诉求的总体数量和趋势,明确下一步民生事项的重点在哪、村党组织班子建设的短板弱项在哪、矛盾隐患摸排的重点领域在哪,推动形成工作闭环。

“三治”融合 拓宽治理场景

坚持自治固本,推动治理更有序。在村庄领域,成立12个党群议事会,进一步理顺村庄重要事项民主决策流程。在工业园区,成立“梧桐党支部”,推动镇域组建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75%。在工程建设领域,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发挥党建“全周期”指导监督作用,累计协调用工、薪资等事项20余项。

坚持法治护航,推动治理更有力。提倡“靠法调解”,成立政法联合党支部,吸引257人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探索建立“庭所共建”合作机制,有效赋能诉前调解。鼓励“用法维权”,聘请10名联村律师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坚持德治润心,推动治理更有魂。不断探索“信用+”治理模式,营造守信用信良好氛围。推行“信用+根治欠薪”,将全镇206家经营类企业和5家建筑类企业纳入欠薪企业“黑白名单”管理。推行“信用+文明乡风”,将信用积分管理纳入村规民约,鼓励村民参与志愿活动赚取积分。

(作者系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党委书记)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